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732 锲而不舍的心理变态(1/5)

目录

“呼!”

猛地吸了一口面,食堂里也都是此起彼伏的吃饭动静,张浩南嗦了一碗宽面,今年从中原、关中招的白案师傅不少,不过都跟高校有关。

算是让张浩南过了瘾。

“浩南,现在这一醋难求啊,外面都说醋能消毒?”

“消个鸟的毒,该吃吃该喝喝,你真要喝醋,食堂多得是。”

张浩南懒得搭理张浩东这种疑问,反正吾家小学全都口罩戴上,严查进出人员即可。

这病毒有一个好,两三天就出症状,倒是没有半个月的潜伏期。

股市在十二月份就有些妖,海岱省的医疗股普涨,跟着涨的还有润州香醋……

真离谱。

让张老板又当了一回“沙城股神”。

“这关中的师傅就是手艺好,做面确实厉害。”

口感也一流,汤料改配方就是三五天的事情。

沙城本地人不爱吃油泼辣子,所以师傅专门琢磨了偏酸口的番茄鸡蛋面,面条形式多样,也有三晋的“裤带面”,这个倒是并不拘泥于面条形式,反正沙城人吃这玩意儿感觉都好吃。

受限于气候环境的缘故,本地的小麦香味是不够的,除了湿度还有糖分,再加上多加工为中低筋面粉,所以需要额外加东西进去提高韧性。

但这就有些吃力不讨好了,索性懒得搞面条本身,反正风味不够,不如吃菜。

北方尤其是陕北、三晋的面,用科学角度来讲,那就要从种子、气候、水份、糖分、加工技术等等来解释;用個人感觉,那就是……香。

这就是直观的结果。

所以村里好这口面的,不止张浩南,老头儿老太们也觉得嗦那种宽宽的面条挺好的。

主要是不用自己做。

六十岁以上老人早上免费一碗面,所以多有老头儿老太带孙子孙女过来吃早餐的。

大食堂现在也改造了,机械厂要往“吾家埭三村”的一条运河旁搬迁,那里现在拆了二十七户,正好用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李凡李澜歌 渊天尊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故障乌托邦 我本无意成仙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都重生了谁打职业啊 做医生,没必要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