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功成逼宫太后流血(2/5)
文祥挣扎了好一会儿,缓缓道:“回太后话,奴才……奴才觉得应该给苏曳大人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会满意的。”阿尔伯特亲王道:“其实,这个才是他的底线。”
但是日积月累,这些奏章完全堆积如山了。
次日,苏曳前往南昌。
阿尔伯特亲王道:“是的。”
这位可是万国宣战者。
巴厦礼道:“所以归根结底,扶持清国对于大英帝国而言,还是利大于弊是吗?”
苏曳沉默了一会儿道:“好。”
李鸿章道:“但是,站在我们的角度上,应该支持他裁撤八旗军啊,这样才能彻底引爆局势。”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超过一半人,当场毙命。
顿时间,整个朝堂彻底哗然。
“不过,苏曳大人胸有成竹,他和奴才说过,他能解决这个困境,能够让英国人自己主动放弃长江航道权。”
有的人苦苦哀求。
原本的江西巡抚被苏曳抢了,而苏曳下台之后,沈葆桢又接替了上去。
曾国藩道:“那你觉得呢?”
但是片刻后,很多人又开始翻墙要涌入。
“对。”阿尔伯特亲王道:“但是,他又想要享受水运的便利性,所以退而求其次把经济实验区放在了九江。”
埋怨是苏曳,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什么裁撤八旗军啊?
愤怒是对这些八旗兵,你们什么意思?
就欺负本宫是女人是吗?
最后,完全黑黑压压,超过了万人。
于是,他们再接再厉,雪片一般的奏章再一次飞入宫内。
尤其慈禧太后,内心愤怒又埋怨。
李鸿章前来拜见曾国藩。
大约谈到了凌晨三点才结束。
盛京,那……可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啊。
“大清的列祖列宗,你睁开眼睛看看吧,有人要颠覆国本了啊。”
胡林翼病重,已经时日不多了。
苏曳道:“胡公请讲。”
苏曳道:“胡公也不用多想,虽然伱一直是湘军的一份子,但到了关键时刻,你是你,曾国藩是曾国藩。”
苏曳道:“好。”
阿尔伯特亲王道:“直接放弃长江航道行使权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签订补充协议,延迟五年进入长江航道。”
八旗军是国本,这是目前清廷的政治正确。
“惠征大人,你忍心就这样呆在家里,安享荣华富贵吗?”
有的人不断发出威胁,逼迫这些八旗兵离开。
是迎接战争?还是放弃苏曳?
“唉!”胡林翼一声叹息。
因为至少在这个时间段,这件事情无法辩论。
顿时,朝廷的许多官员心中错愕。
“太后娘娘,皇帝陛下,我们已经在西伯利亚集结了足够多的军队,只要俄皇一声令下,这些大军就可以为我国争取该得的利益。”
众多八旗勋贵觉得,让惠征上奏太后是最最合适的,他虽然是臣子,但也是太后之父啊。
胡林翼道:“要不然临死之前,我再向您提一个具体一点的要求?”
“胆敢翻墙的话,我就开枪了啊!”
阿尔伯特亲王道:“对。”
没有想到,美国、俄国直接发出了战争威胁。
而且就这他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半年多。
胡林翼道:“苏相。”
巴厦礼道:“那我们两国刚刚开始的蜜月期,就直接葬送了,所有发展的局面,全部葬送了。”
只不过,大家觉得惠征地位最低,但是身份最特殊,最好突破。
更加不能让朝廷和地方官员公开表态。
巴厦礼道:“所以,他某种意义上算是在胁迫我们大英帝国吗?”
如何一边扶持,一边压制,一边控制清国等等等等。
九江经济实验区其他工厂更有噱头,也更加赚钱,但他最最看重的就是这钢铁厂。
呵呵。
守在惠征宅邸的苏曳新军,不断厉喝道:“出去,出去。”
“不用了,不用了。”苏曳坐了下来。
两宫太后惊惧交加。
阿尔伯特亲王道:“对,这也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对于他而言,结盟大英帝国,依靠大英帝国的霸权体系,进入世界主要秩序,是一个坚定而又长期的战略路线。只要他在位,很长时间都不会更改。”
接着,美国公使和俄国公使进京。
…………………………………………
但,沉默即态度了。
并且下旨申斥苏曳。
哀家明明已经放出风了,不支持苏曳的新政,你们还不满意?
还要步步紧逼?
现在的慈禧太后,觉得自己就像是风箱里面的老鼠了。
甚至有甚者,直接朝着八旗兵跪下道:“诸位老少爷们,我求求你们,回去吧!”
竟然真的开枪射杀了?
惠征听到枪声本能要躲起来,但是紧接着又冲出来道:“怎么了?怎么了?”
但你一个汉人大臣说这样话?是不是不太合适?
苏曳道:“也就是说,曾公不愿意上奏,赞同裁撤八旗军了是吗?”
而现在,他已经是堂堂三等承恩公了。
接着,慈禧太后命令各个旗人大臣,前去外面劝退这些八旗兵。
美国公使道:“另外,我想要转告英法美俄四国的共同意志,请你们立刻撤走在长江口的舰队,请你们立刻罢免苏曳,否则我们的联合舰队就会直接开火。”
已经十几天了,把惠征一家人吓得不得安宁。
接着,太后道:“桂良,你时刻派人盯着长江口那边。现在那边是一等一的大事,一旦有任何变动,立刻来报。”
或者更加直接地说,是否要扶持清国?
未来清国会不会成为大英帝国的霸权威胁?
阿尔伯特亲王道:“你可知道苏曳为何坚持要固守长江极其内河航道权吗?”
钢铁厂,是工业化的标志。
宫内的两宫太后,几乎是惶恐了。
这是谁说的?!
太后轻轻叹息一声道:“其实本宫也不理解,苏曳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裁撤八旗军一事。”
阿尔伯特亲王道:“不,不仅仅如此。他这是在考虑以后。”
慈安太后秀美的面孔有些不安,不断朝着慈禧太后望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