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死结(3/5)
其实在会议召开前,瑞四就提议把松平容保暗杀,一了百了。
沈丙莹,是维新派代表人物,在对外交往上,他则多少受孟子影响,信奉仁义之道,对日本一事,他则认为帝国应该保持克制,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不然对整个东南集团,也容易产生宗主国恃强凌弱的印象。
帝国低调处理,施加一定的压力迫使日本政府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令其自己疏导民意调节政策的偏差。
沈丙莹的观点与张有存恰好相反,张有存的折子上称,日本虽弹丸之国,但国民桀骜不驯,常有慢中华之心,该当趁此良机派兵前往勘定。
此时虽然沈丙莹开言在先,张有存也毫不含糊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圣上常怀仁德之心,日人却无感恩之念,松平之流,殊非特例,以臣愚见,布武于江户,方能震慑跳梁小蚤,令日人知我中华天威。”
叶昭默默的品着茶,其实要对付日本国,现今手段多了去了,通过经济手段令其纸币系统崩溃都毫无问题,但一个混乱的日本国对中原帝国来说并无益处。
只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日本国群雄割据已久,加之是贵族院、大统制的政治构架,这些年下来,显然从民间也好、上层贵族也好,心理上都已经无法接受这种过渡性的政体,排华也好,亲华也好,甚至请求接回王室的呼声也好,都是渴望变革的一种诉求。
帝国,又该在即将到来的这场变革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就在叶昭默默思索的时候,殿门外匆匆走入一名侍卫,快步来到叶昭身前,将一份紧急电文呈给叶昭。
拿过电文,叶昭眉头猛的紧蹙,来自江户情报站的急电,又有三名中国商人在闹市被人枪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