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七章 暗战(上)(2/5)
“呵呵……”陈恪也笑起来,但心情绝不轻松,他实在不知道,这支由新学党、在野派和嘉佑学社联合起来的杂牌军,到底能不能和赵宗实的正规军对抗。
~~~~~~~~~~~~~~~~~~~~~
激烈的斗争不知何时开始,秘阁考试却迫在眉睫了。
秘阁试六论是制科试最关键的环节。关系到能否参加最后的崇政殿御试,同时也是制科考试中最难的一环。首先,阁试六论的出题范围极其广泛。以九经、兼经、正史为主,旁及武经七书、《国语》及诸子。正文之外,群经亦兼取注疏。
这不仅要求应试者知识面极其广泛。而且对这些知识要烂熟于胸;还要求应试者文理俱佳,才有可能过关。是以时人都以秘阁六论为最难,把阁试称为‘过阁’。阁试之烦、难,正是中式者凤毛麟角的原因所在。
为了应付这漫无范围、又无所不问的烦难阁试,苏轼兄弟才会授官未赴,专心准备。
考试前一日,六名考官各出一题。陈恪虽为同考官,但这种级别的考试,考官的阵容吓死人,还轮不到他出题。
参知政事欧阳修所出论题为《王者不治夷狄》。出自《春秋公羊传》何休注;
参知政事王珪所出论题为《既醉备万福》,出自《诗经.大雅.生民》郑玄笺;
枢密副使吴奎所出论题为,《礼义信足以成德》,出自《论语.子路篇》包咸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