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整改标准(2/5)
接过王冰递来的整改方案,李成梁发现这份整改方案,第一项内容便是冲着家丁而来的。
说起来,所谓家丁自古以来就有。把一家老小托庇给主家,并为主家卖命的家丁也并不稀罕。
而且这种将家丁引入军中,作为将领私人武装,只为主将而战的情况也由来以久。只不过不同时期叫法不一样而已,比如两汉时期的‘宾客’,魏晋时的‘部曲’,唐末藩镇的‘牙兵’,均是和明军中的‘家丁’一个性质。
但这种将私人武装引入军中,只以主将为尊,只随主将奔走,为主将而战的情况,自唐末门阀没落后,就已经基本消失了。
自宋开始,皇权及文官集团都严厉打击防范武将拥有独属的私人武装。就连武将所拥有的亲兵护卫这种私人护卫力量,数量也都是有严格限制的。
然而,大明由于卫所制的崩溃,不得不以募兵制取代卫所制后,再加上先前朝廷糟糕的财政状况等诸多原因,却是自嘉靖年间开始,这原本违规违法的‘家丁’制,却是堂而皇之的成了明军将领的标配。
虽然说起来,自大明中期以来,在各种内外战事中这些家丁也确实发挥过不小的作用,但却不能忽视这‘家丁制’给朝廷带来的危害。
因为若是任其发展下去,最后事必让朝廷彻底失去对军队的控制,从而再次走上唐末的军阀化和藩镇化。
在原历史上,大明镇将的军阀化和藩镇化,之所以在天启、崇祯年间成为事实,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家丁制’的泛滥。
因此,在王冰和小胖子计划进行的这次明军整改中,家丁自然也就成了被重点‘照顾’的目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