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用什么发军饷?(2/5)
快到发军饷的时候了。
给部队的将士发军饷是天经地义,不能因为陈浩了优握的待遇,便以此为由不发军饷。
人的需求欲望是不可能统一满足的。
陈浩不发军饷,那将士们就会自己想办法了,譬如说把口粮拿出去卖掉换钱。
更甚者拿手榴弹结账,在国内那种混账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之前人少,陈浩发了一批金瓜子稳定人心。
现在要立规矩当然不能那样了,要制定一套军饷体系,定下来到底用什么发军饷。
大约有三种选择:罐头类的标准食品,金属货币银元,再或者发行纸币。
陈浩首先排除了一种:“食品虽然对我们有利,成本不高,而且是必需品,军人可以用来以物易物,本地百姓也会接受。
但是不方便携带这一条,就是最要命的。放下心有牵挂,天天背着还怎么打仗?”
张明月对此非常认同:“以物易物是倒退,还是要发货币的。”
趴在怀里的凌织羽扭动了下身子,她很想参与进来,想想便说道:“那就发行纸币了,设置防伪找印刷厂印刷,在这现代不是很容易的吗?”
来到现在时间长了,凌织羽便知道当初陈浩拿出来的日元假钞是哪儿来的。
凌织羽还特地去参观了代工的工厂,知道自己的祖国是死在哪了。
用现代的技术彷造几十年前的钱,输得一点不冤。
张明月想起来了:“自己发行钞票,带过去怕是很难让人认同,做生意的商人、平民百姓都不收,军人拿着也就如废纸一样。
强行交易,怕是有强买强卖之嫌,反而不得人心。
缅甸是原来英国的殖民,对英镑的接受度应该较强,我们印一批当时的假钞英镑好了。”
这主意不错,陈浩很是心动,一个印刷成本就能让纸顶真金白银花。
英镑背书的可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信誉度就如同当前的美元。
陈浩记得缅甸一八八六年被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英国人在缅甸设立银行,但只是分行,总行在印度。
英属银行通过贷款等形式发行货币,称谓与印度“卢比”相同。
他完全可以找到缅甸的卢比,印刷一批跟本地人交易。
只是转念一想,这东西日本人控制的区域不认。日军入侵缅甸以后,废止英属银行,发行新货币。
就好比华北日统区的伪钞一样,用钞票贬值的方式,掠夺本地的财产资源。
几年后,日本战败退出,英国再次侵入,又废止了日本发行的货币,重新启用“卢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