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崇祯又开始瞎搞了(2/5)
说实话,这里面是非常大的利益。
至少相当于大明境内的市场,未来还会增加一倍之多,从每年的十几亿银元,增加到数十亿银元,至少差了一倍以上的区别。
因为之前有垄断商人的存在,他们掌控进货的渠道,掌握销售的渠道,两方面都可以上下其手,从而赚取好几倍的暴利,现在垄断商人群体被消灭了,较为公平的商业环境出现了,于是价格会大大下降,利润率从百分之几百,降到只有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好的比例,这就意味着还有许许多的大明底层百姓,可以消费的数量提高了,销量至少有把握翻一倍以上。
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市场空间,未来的市场蛋糕,还会增加相当做的量,意味着许家庄,还有大量的潜在市场空间可以开发,不能觉得蚊子肉不是肉,不在意长期的销量的增长,未来的市场饱和阶段,一点小小的增量,都是非常的重要。
当然!
最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避免某些垄断商人,在不断的积累财富的过程中,慢慢的拥有越来越大的资本,慢慢的,对技术研发产生了兴趣,逐渐的搞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并且是许家庄工业体系的模彷者,学习者。
虽然进步的速度可能会很慢。
但科技这个东西,其实是对手越先进,你就越容易追赶,因为你可以用资金,购买到领先者的先进设备,哪怕是极其的天价,也得购买,然后不断的摸索学习,甚至是粗略的模彷,再经过长时间的打磨过后,或许十年后的功夫,工业体系肯定不可能被建立起来,但搞定一两项的颇为先进的技术,还是完全有可能的,然后再利用他
们的垄断优势,利用他们的成本优势,慢慢的在竞争过去,日积月累的,总会有取得成功的一天,许家庄这边的高科技,却总会有停滞很难往前发展的时期,然后后来者就可以利用这这个机会,成功的追赶上去,哪怕仅仅只是追平,无法做到超越,那也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于是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现代社会的华国,在几十年前,引进一些需要用到的工程设备,比如说盾构机、超算、医疗仪器、高端机床、实验室设备之类的,价格为何高的离谱,就连维修一下机器,都要给每天多少万的费用,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外国的高科技企业,不想出售自己的产品,不是不明白薄利能多销的道理,但面对华国的客户,他们必须天价,必须吃相难看,甚至必须严格的封锁。
根本的原因,是华国人具有学习模彷的能力,如果设备买了,就会遭到逆向的研究与彷造,用不了多久,就会冒出山寨的版本出来,刚开始或许无法跟正版进行竞争,但胜在价格便宜,再不断的改进,销量不断的增加,质量越来越好,外国同类的公司,就到了倒闭的时候了,别说是赚钱了,就存活都活不下去了,一天六七小时工作制,一年一百多天的带薪休假,就这么没有,怎么可能不极端的仇视。
话说为什么不搞低价倾销式的手段,或者干脆免费,把那些收费的直接打死——比如盗版操作系统,才能稳固的占据某块市场,不容易遭到撼动。
倾销的策略其实不是没有,但由于人员工资、福利等原因,想把产品的成本降下来,非常非常困难,价格依然十分的昂贵,跟山寨产品存在三四倍的价格差距,而山寨产品,往往能做到用五分之一的价格,做到50的水平,这已经非常的不错。
等到产品性能水平差不多,价格相差一倍的时候,那就是快速退场的时刻。
死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