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顶峰相见(2/5)
“也不怪廖司长没有发现,廖司长是搞经济的,注意力都在经济上也可以理解,不过廖司长忘了一点,没有安定的外部,哪有繁荣的内部。”
“本辅当年还在做北平知府的时候,那时候禹王陛下是通政使,随太宗皇帝来北平犒军,那时候北平府穷啊,一年竟然只有一万多石的粮赋,禹王可是把本辅好生喝斥了一番。
那日,我们在太极书院对答,禹王问本辅北平为什么那么穷啊,本辅说,北平私蓄农奴的情况很严重,加上年年打仗,官府根本没有心力去关心民生之发展,因此才早就了北平甚至还不如大同富裕的现状。
禹王于是给本辅下达了几项施政的指示,但光有这些施政的方针还是不行,禹王他老人家也知道,于是在发展北平之前,他先把辽东和漠南给安定下来。
如此一来,北平就从前线变成了后方,没有了外部战争的威胁,发展自然是稳定向前。”
话说到这里,廖克常就明白了俞以丰的意思。
“俞阁老是想说,如今的辽州,有外部的威胁?”
“没错。”俞以丰一口道出:“倭寇。”
“倭寇?”
“这些年朝廷在福建、浙江和山东沿海加大对倭寇的剿灭力度,保证了泉州市舶司和广州市舶司的开市,倭寇不是朝廷水师的对手,所以早早些年就将袭扰的对象从东南沿海转移到了三韩旧地。
这些年南韩沿海各地,没少受倭寇侵扰之苦,不把倭寇剿除,就算我们辽州开设六个商埠口岸,中州的商船又能有多少艘可以太平无事的开来辽州呢?”
廖克常明白过来,遂言道:“俞阁老的意思是,让朝廷出面,帮你们辽州剿灭倭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