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次子

第四百九八章 登州大捷(1/5)

目录

,大明次子

登州城此时的城下黑压压的一片,但是登州城上的士兵却一点都没有心慌,为什么这些士兵会如此的澹定,那是因为,他们脚下的的登州城乃是这大明最坚固的城池。

登州城,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20米。城三面临海,城墙外壁筑有石堤防洪,厚达8米。城有四门。

城门门洞斜开,一则可以防水灌,二则可以阻塞敌方兵势。登州城墙,气势磅礴,古朴厚重,“金汤巩固”、“崇墉障流”,如同雄狮,蹲伏镇守在登州之滨。

不但如此,登州城城外还有护城河,这护城河与大明其他城池相比,挖得更宽,县城的护城河即宽1-3丈,州府级的就有3-10丈来宽。

10丈以上的大型护城河,基本都是大明修建的。人工开凿的护城河最深的有2丈,为保证护城河水体稳定,沿河还有水闸等水利设施。

过了护城河,即是羊马墙。

羊马墙是一堵5尺左右的矮墙,离城墙大约十步。其用途按照宋人陈规《守城机要》中间所说:在羊马墙内布置伏兵,运转长枪攻击渡过护城河的敌兵。

如果敌军攻破羊马墙,只是打开一个小缺口,则我方可以利用羊马墙和城墙对从狭小的缺口拥挤而入的敌人进行邀击,使其”一面攻城,三面受敌“。敌方攻破羊马墙后,由于羊马墙和城墙之间空间很小,部队也无法全面展开。

羊马墙后就是主城墙。

登州城的城墙的修筑按照着名科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描绘了宋代城墙的建造方式:可以概括为四点:石基、木骨、土心、砖包。

先用大条石包城脚三层,然后用大的木料搭建结构,再用碎石,芦苇,沙土构成的混凝土层层夯筑。最后再在外层铺城砖。

单层墙体已经十分牢靠,但是朱榔还在城墙的关键部位进行了加厚,每隔一段,就有一块外凸,这就是所谓的“马面墙”,“上狭下阔,高与城等,与城相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古经 全球诡异:我能提前模拟 正义生气的狩猎恶魔 从成为艾尔登之王开始 开天鸿蒙诀 银河战线 我的契约通鬼神 开局绑定:高品质男神系统 魔法世界的道家真人 华娱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