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631章 废黜王后季蔲(2/5)

目录

在孔子看来,他们三人的做法尽管不同,但都是符合“仁”的要求的。

此时,伍子胥固然言之凿凿的让庆忌选立公子鸿为储君,却又提出帝乙遵循立嫡立长原则的事迹,告戒庆忌……

若嫡长子不贤明,未必不可以改立庶长子。

但,以公子恒的能力,完可以胜任吴国的储君!

本质上,伍子胥还是在明哲保身,有着两不相帮的原则。

古往今来,因为立储问题所发生的祸乱,不可计数。

最典型的,莫过于伍子胥适才所言的殷商“比九世乱”。

众所周知,商代的立君制度是“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从天乙即汤开始,先后有十四个王是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继位的。

但是从汤算起,第十一世商王仲丁到阳甲之间的五代商王,分别是外壬、河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小乙、小辛共九世,有五位都是“兄终弟及”的。

在这期间,兄弟子侄为继承王位一直争夺不休,造成了政治混乱,国力衰弱的局面,致使众多方国不来朝拜,方国反叛也此起彼伏。

甚至在仲丁至南庚期间五迁其都来避免政治上的进一步恶化,摆脱旧势力,缓和国内矛盾,选择有利的地理位置控制四方。

在这九位商王中,只有祖乙迁都于庇后,商国中兴,政治稳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对方国的控制能力较强,没有发生反叛的现象。

在阳甲之后,其弟盘庚也因同样的原因迁都于殷,“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可以说,殷商的“比九世乱”,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咎由自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天师府苟到无敌 办证吗?外星人 山鬼听 国民法医 异世界的沙盒游戏玩家 我真不想做选择 名师出异类 魂主 康王列传 镇龙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