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蝗灾(三)(2/5)
桓景很快给出了答复:满车的钱粮,作为抗灾成功的酬劳;还派了个年轻的信使,召他返回洛阳,说有更重要的事情。
那信使大约二十来岁,身形矮小消瘦,却言语颇多。一来到此地,就开始问东问西,从刘遐到底采用何种战术灭蝗,到百姓是否劳累无不询问。甚至细节到蝗虫具体灭杀的数目、蚀坏的粮食——刘遐可没空统计这种东西!
幸亏新到了钱粮,蝗群又有消退的迹象,所以刘遐心情大好,有闲心和这家伙鬼扯。若是这个信使来得再早几天,恐怕刘遐真要耐不住性子,将他轰回洛阳去。
“还请刘保长离开村子,返回洛阳;我能够接手村中事务,还请足下放心离去。”信使啰啰嗦嗦问了一大堆,用细笔在竹片上也记了一大堆,最后才说明来意。
刘遐紧皱眉头,怔怔地望着天边稀薄的蝗群:
“蝗虫尚有残余、未能灭尽,如何能够擅离职守?”
面对前来接任的信使,刘遐心中惶惑。倒不是因为有什么一定要与百姓坚守到底的信念;只是不知道蝗虫什么时候会杀一个回马枪,自己擅自离去,如果此村再出事,责任可全都在自己头上。
可不料信使却大为感动,涕泪齐下:“刘保长,您真是做到了和百姓同在,我会将您的事迹全部转告桓刺史。我们司州将来能够控制蝗灾,可全靠保长您这样的人啊!”
刘遐一个直肠子的燕赵之人,听不得这种吹捧,也不喜欢这种哭哭啼啼的调子,眼见信使似乎也无非就是个小吏,估计也是什么寒士出身,不禁好奇起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