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欣欣向荣的纺织业(3/5)
一些大的工厂,动不动就有几万名工人,甚至更多的也有。
虽然大唐的作坊规模不可能跟后世相比,但是参考一下渭水新城羊毛作坊的规模,就知道这个行业还是很费人手的。
“去年由于河北战乱的原因,出现了很多流民,各地的作坊基本上依靠招募流民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是在朝廷的努力之下,各州县也都在努力的安置流民。
所以后续如果再出现更多的羊毛作坊或者棉布作坊的话,还真是有可能出现用工紧张的局面。”
李承宗会提到这个话题,马周感到了一丝的意外。
因为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只要作坊想要招募人手,很少有招募不到的时候。
现在听李承宗的意思, 似乎后面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结合各个作坊的人数和今后的发展情况, 马周在心中快速的测算了一下,发现李承宗说的事情还真是有可能会出现。
“纺织棉布和纺织羊毛,都是可以通过改善纺织机来提高生产效率,这方面让渭水新城的匠人们多多努力。
只要有人开创性的发明了新式的机器,一定不要吝啬赏赐。”
这个年代,不管是出于敝帚自珍的想法,还是大家对技术发明的不重视。
各个作坊的匠人,很少会上报说自己有什么新发明的。
他们都怕事啊!
……
“大王,皇长孙这一次倒是难得的光明磊落了一次,我们的羊毛作坊,顺利的生产出了羊毛线。
从质量对比情况来看,跟渭水新城那边出产的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
长孙无忌难得的给李承宗说了一句好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