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十一节 教育家之子(3/5)
蜂子说:“姚崇能够由地方官一夜之间被唐玄宗任为宰相,还是有其过人之处。打动唐玄宗的主要是两件事,第一玄宗召他到骊山参加军事操演时和他一起打猎,尽管此时他已经年纪不少了,但在猎场上身手不凡,还能看到少年之时的风姿,可见对他精于武学的传说属实。第二就是他的《十事要说》了,即使放在今天,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什么是《十事要说》?”麻理子果然时不时在反击。
“崇曰:“垂拱以来,以峻法绳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未有牵复之悔;臣愿不幸边功,可乎?比来壬佞冒触宪网,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蜂子也一点也不客气,直接用原文来表达。看着麻理子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蜂子也想缓和气氛。亚美见蜂子心动,不待蜂子开口,接话说:“你们古代的文法太难懂了。你给我们用现代化来翻译一下吧。”
蜂子说:“好。我也只是想背一下,看能不看背得下来,这段话是我不到十岁就会背的。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废除武后时所定的严刑峻法;息兵休战,不求边功;公平执法,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皆一视同仁;宦官不得干政;精简税目,废除苛捐杂税;皇族或外戚不得担任台省官;皇上应礼贤下士;皇上应虚怀纳谏;不再增建道寺、佛寺及宫殿;限制外戚参政。这十条治国理政的方略,同时也借鉴了武氏政权更迭期间一些明显错误之处。“十事要说”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从稳定政局、整顿吏治、改善财政三方面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申述了姚崇自己的施政纲领,为玄宗开元初年的施政提供了依据,得到玄宗的支持。“
这人好厉害。到今天,又有多少政治家还在重复着这些错误。“亚美接着话说。
是啊,一个人掌握权力之后,身边往往就会被一些势利之人裹挟,听到的都是爱听的,好听的,得到的信息都是被过滤过的,不可能得到真相。而且,一个国家对百姓的说教和宣传一旦过了头,就会被民意和绑架,你们日本目前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是好朋友,对这个问题我也有如实相告的权利。“
麻理子说:”这是你们男从的专长,我们女人不擅长政治,但是,我们会听天皇的,会听国家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