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魔星石碑(4/5)
周五的黎明破晓之前,卿云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
老年人思多睡少,这个时段徐述之已经开始了工作——他在翻译一种花旗国的志怪小说。与他相伴的只有林间的蝉叫和鸟鸣。
志怪的作者是花旗国常青藤名校“密大”的学生,那所密大在花旗还是米旗的殖民地时就已经存在,底蕴比花旗国本身还要深厚。
和陆澄在《魔都评论》的志怪类似,这位花旗的作者也喜欢用文艺志怪的形式曲折地记录他真实的调查员经历。
在小说里,作者把在花旗国出没的邪神吹嘘得地上无,天上有,可以追溯到不计岁月的洪荒。
东半球那些自古崇拜的正神,从泰西到远东,没有一位能和西半球的花旗邪神媲美。
而那位有一口家传银钥匙,在花旗邪神下屡次生还的志怪主角更是天下无双的调查员了。
对此,徐述之也只能报以长者的谜之微笑——大凡历史浅薄、底蕴有限的新兴国家,哪怕自己头上的癞子都要吹出仙气,仿佛非如此就没有自信。
那些拥有最多的人类回应,最优秀的人类献祭和侍奉的正神,怎么是近几十年才有记录的花旗国邪神能够望其项背的?
就像一个才横行几条街区的黑帮头子,居然以为自己可以挑战拥有军队和警察的国家。
——但徐述之仍然做了翻译的决定,唐国人当睁眼看世界,聊备一格。
这个时候,他忽然心血来潮,稿纸上的钢笔尖停了下来。
徐述之起身,从书柜里把一本年深日久的《两头蛇寓林》取了出来。
《两头蛇寓林》的内页上画着“两头蛇”,他曾经在幻海站的“代号”,那也是唐国传说里一百单八魔星中一位好汉的绰号。
“两头蛇”的一个蛇头向着西方,一个蛇头向着东方。
——就像他本人那样,年轻的时候是真光教会的教士;年齿渐长,却为唐国的未来,做一块铺路石。
翻开那本《两头蛇寓林》,里面是徐述之做教士时密密麻麻的审判记录,还有他不做教士之后编写的寓言故事。
他翻到“一个咖啡馆小业主的寓言”,这个半年前完成的故事鲜亮的墨迹,已经变得十分黯淡模糊了。
徐述之眯起老眼,才能辨认依稀的字迹。
“看来,他很快要从那个故事里走出来的。”
老者喃喃自语道。
陆澄再一次触动了那座石碑,而用“妙笔a”设置那座石碑的1a级刀笔徐述之也同时感应到了石碑的变化,就像陆澄能从《及时雨菜谱》魂约的状况判断签约人的状态那样。
也就是前后脚的时间,徐述之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老者让电话铃持续了一分钟,电话仍然没有休止的意思,他最终还是不得不接起了话筒。
——如同他的推测,的确是那个小姑娘的来电。
周五的黎明破晓之前,幻海站的站长办公室。
林洋把话筒搁在肩上,她还是接通了线路那头的徐述之;她的眼睛却注视着手掌心一枚小长方体般的青铜钥匙,或者说古钱。
——不但她的母亲是世界第一的游侠,她的父亲也在旧唐最强大的商人之列,收集了人间唯二的两口a级宝钱,一枚留给了她纪念,一枚给了继承商人职业的弟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