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雄风犹在(二)(2/5)
建安十三年八月初,审配和徐晃领着一万人,掩护着张燕部五千精兵,来到肖县城下。
此时,早就收到风声的周泰,也已经在肖县城下摆好了阵列。是最原始,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阵。方阵与其它阵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对军士的要求也低,攻防能力也最是均衡,将领可以根据局势的变化,将它迅速变为堪称防御一绝的圆阵,亦或专司进攻的锥形阵。
周泰的部曲,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他的私兵,有数百人,个个身高九尺,形如小山,着铁铠,戴硬盔,身背钢刀,手持长矛,端的是神魔难挡。二是吴地的郡国兵,这部分人是周泰部的主力,人数约在千余,大部分都能穿皮甲,执铁枪或刀盾。三是随军的辅兵,这部分人的装备,就要简陋得多了,他们不仅没有甲胄,手中所执的,也仅仅是竹做的枪,木做的刀。
“周泰将辅兵布置在北侧,离本阵约三里。”审配爬上了楼车,眺望着两里路外的周泰军阵,“周泰的主力,则在我军正面列阵。以配看来,他是想让我军进退失据啊。”
原来,这周泰摆下了两个军阵,一个由
他的私兵及郡国兵组成,另一个则由辅兵组成。而辅兵的军阵,则位于梁军的侧面,要是梁军先攻辅兵的方阵,则会将侧翼暴露给周泰的主力,若是梁军先取周泰的主力,侧翼又会有被周泰辅兵袭扰的危险。
“周泰的辅兵,人数不下数千,即便不堪一击,也绝非顷刻可定。”徐晃也爬上了楼车,站在审配身侧,“可我军的兵力,却不足以分兵御敌。”
原来,审配和徐晃虽然号称带了一万人,但这一万人之中,有要把守沿途要道的,有要保护辎重队的,还有要应付周瑜可能派来的援军,而不能在最开始就上阵跟周泰军对垒的,还有的本身就是辅兵。因而这样算下来,审配和徐晃此时可以用的战兵,只有三千余,跟周泰的兵力差不了多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