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木匠王爷

第488章 朱熹严刑拷打严蕊(3/5)

目录

陈亮字同

甫,婺州永、康人,陈亮出生于婺州永、康一个没落的士人家庭。刚开始被取名为汝能,孝宗初年方才改名为陈亮。据说陈亮是汉魏名门颍川陈氏的后代,他曾经自己说:“陈氏以财豪于乡,旧矣,首五世而子孙散落,往往失其所庇依。”陈氏在其祖父代,家境富裕,人丁兴旺。“当时聚会,动则数百人”,“其后数年,死生困顿,何所不有”,从此便没落下来。

陈亮生而目有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从青少年开始,就显示了他的聪颖精明、才华横溢和志量非凡。在十八岁时,他考查了历代古人用兵成败的事迹,写出《酌古论》二十篇,讨论了十九位历史人物。当时的婺州守臣周葵看了这部书,对他十分赏识,赞誉为“他日国士也”,并“请为上客”。周葵期望把这位有希望的青年,纳入道德性命之学的轨范中去。

孝宗隆兴元年,周葵任参知政事,聘陈亮为其幕宾,“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尽其议论”。周葵授以《中庸》《大学》,曰:“读此可精性命之说。”陈亮对此不感兴趣,他后来说道:“绍兴辛已、壬午之间,余以极论兵事,为一时明公巨臣之所许,而反授《中庸》《大学》之旨,余不能识也,而复以古文自诡于时,道德性命之学也渐开矣。”

陈亮认为,那种空谈心性的道德性命之学无补于实际,更不能解决抗金统一事业,所以没有按照周葵为他设计的道路去实行,而是继续研究前人的历史,并且又撰著了《英豪录》和《中兴遗传》两部著作,冀图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中兴复国的借鉴。二十四岁的陈亮改易其名,“首贡于乡,旋入太学”。次年,朝廷与金人媾和,“天下欣然,幸得苏息”,唯独陈亮认为不可,他以布衣身分,连上五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五论》。朝廷置之不理,陈亮回乡教书讲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天后女儿养成计划 九州道主 从封印物开始的诡秘之旅 最后的三国2兴魏 人在东京,灵感为零 我在年代文里刷红包 某不知名的提瓦特剑神 我有一颗混沌青莲子 听说摄政王有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