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木匠王爷

第485章 割四州宋朝乞和(2/5)

目录

孝宗因为南北已经修和,于是改元乾道,又罢了江、淮都督府,授杨存中为宁远、昭庆节度使,还撤销了两淮及陕西、河东宣抚招讨使。不久陈康伯病死,赐谥文恭。孝宗罢免汤思退之后,就重新起用了因病出朝的陈康伯。孝宗任命陈康伯为左相,支持大局。当时陈康伯的病比较严重,他的亲故们知道他又要再次入朝,纷纷来劝导不要出相,要他上书请求辞去相位。

陈康伯却义正严词地说道:“不然。吾大臣也,今国家危,当舆疾就道,幸上哀而归之尔。”虽然陈康伯出任宰相,意味着主战派再一次的胜利,但是终久无力回天,战争最后以宋军失败议和告终。乾道元年二月,他向孝宗禀告事情之后退去,走到官员值宿的房舍突然发病,用轿子抬到家中,就去

世了,享年六十九岁,归葬于弋阳县新政乡九龙岗。

孝宗赠授他太师之衔,定谥号为“文恭”,亲笔为他书写“旌忠显得之碑”的碑文,立碑在他的墓前。庆元初,“配享孝宗庙庭,改谥号文正。”陈康伯为人刚正不阿。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不顾个人安危,临危赴任,挺身抗击金兵的入侵。身为孝宗之臣子,身为宋朝之臣民,“以经济自任,临事明断”受到当时君臣百姓的尊敬与爱戴。孝宗曾经对大臣们说“陈康伯有气量,朕伴随太上皇帝在金陵时,他遇事从容不迫的气度,可以和东晋的谢安相比。”

陈康伯一死,一时缺乏继任宰相之人。孝宗于是命虞允文参知政事,王刚中同知枢密院事。宋廷遣使向金国议和的时候,一意主和的宰相汤思退想要放弃掌控的唐、邓、海、泗四州,虞允文五次上疏力争,拒绝放弃所辖的唐、邓二州。汤思退大怒,诬称其“大言误国,以邀美名”,又假意请召他回朝,其实有排挤之意。虞允文交还印绶,乞请致仕,仍坚持认为不能放弃四州,被孝宗改授他为显谟阁学士、知平江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天后女儿养成计划 九州道主 从封印物开始的诡秘之旅 最后的三国2兴魏 人在东京,灵感为零 我在年代文里刷红包 某不知名的提瓦特剑神 我有一颗混沌青莲子 听说摄政王有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