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弹劾的艺术(二)(2/5)
作为一个直言敢谏的清官难么?当然不难。
大的有如范仲淹,王安石,小的苏轼陆游,他们都是如此。
但是做到他这一步的那是真不容易了。
有背景的苏轼和陆游都被折腾成狗了,范仲淹王安石也是起起落落,看看人家老包。
亲爹就是一个虞部员外郎,再捯饬上去,那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了。
就这么一个身份背景,就这么一个性格,他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他的规矩,我只做我规则范围之内的事情。
包拯无论是惩治权贵,还是弹劾朝中奸佞,甚至他喷顶头上司宋仁宗一脸吐沫星子也罢。
那都是他在担任监察御史亦或者是他担任权知开封府的时候做的。
那个时候他就是负责管理开封府的大事小情,监督这朝中的文武百官。上书痛陈时弊,这本就是他的工作内容啊。
说句难听的,人家吃得就是这碗饭。
他一个言官,一个权知开封府,他连弹劾都不弹劾,那你要他算是干嘛滴啊。
所以惧怕是因为他老包那是真下手,下死手的那种,你们会的那点玩意,他早就会了。
你们玩的那点花活他早就知道了。
他每一次出手都能抓住要害,至于皇帝你做不做,反正我这说出来了,证据摆上来了。
你就算是不想做,你还得将这个事儿认下来,为什么?
别人看着呢!
再者说,皇帝看到这么一个明白人,他会不用么?
如果说宋仁宗是个彻头彻尾的昏君,比如中后期的杨广和崇祯那种纯凭喜好干事儿的,那他包拯也算是运气不好了。
可很明显,他不是这个样子。
宋仁宗并不是一个昏君,面对这么一个能够说的清楚缘由,找得到问题,还直言敢谏的人。
虽然会喷自己一脸吐沫星子,但,他可以接受。
所以包拯这种人,别人畏他惧他怕他,但是却不敢和他鱼死网破,与其去和他折腾下去,不如想想办法这么和他们的官家打好交道。
必要的时候保自己一下。
而他包拯在此之前,那些在地方上担任知县知州的时候,从史书上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发现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一直在治理地方,发展民生,修缮水利河道。
就是没有弹劾谁谁谁。
那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包拯不够正直?
亦或者是这个时候的包拯分不清对错是非?
当然不是,只不过是他知道什么叫做在其位谋其职,不在其位不操那心。
他很懂规矩,他在地方就不去掺和朝堂的事情,他在朝堂那就专心做他的本职工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