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思想 风气 国运——朱熹(5/5)
这都是发生在大宋朝堂上面的事情,说实话,就这玩意你要是信了,你就是傻子。
那纯纯的就是在恶心人了。
这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可偏偏朱熹自己把这些事儿都认了!
对,这件事情之所以出现在史书上,就是因为他自己认了。
你说一个谁都不会当真的事儿,他为什么会认了呢?
脸都不要了?
这是发生在他告老还乡之前了,上呈给皇帝的谢表里面就写了。
谅皆考覆以非诬,政使窜投而奚憾!
前半句就是他承认了的话,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相信这些都是他们考证过的,并非是对他的诬陷了。
所以就因为这句话,《宋史》之中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评价的?
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
也就是说,《宋史》自己认了朱熹是被诬陷的,但是朱熹自己就是把这件事情忍下来了。
你也可以说这就是赌气,你也可以说这是元朝在给他抬脸面。
但说白了这都属于吵嘴了,因为你如果再仔细看看这件事情你就会发现,这句话他说出来非常的正常。
为什么?
这句话是朱熹自己在《谢表》里面说的。
什么叫做谢表?
在宋朝,你如果是要回家了,不管你是被皇帝弄得滚蛋的还是自己想要回家的,你都要写一封谢表给皇帝。
表达你这么多年还能活着并且囫囵个回到家的感谢,态度要端正,言辞要谦虚。
你态度不好?
你以为你还有法定退休年龄?
信不信我继续折腾你一回?
当年乌台诗案骂皇帝的苏轼,在自己的黄州谢表里面,那把自己写的啊....老谦卑了。
那求生欲,啧啧啧....
所以说朱熹这认罪啊,说实话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当然, 你也可以说这就是我的主观推测,就是为了给朱熹洗白。
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你可得看好了。
给朱熹洗白的不是我,而是现在网络历史发烧友们最喜欢的南宋第一社会人,辛弃疾!
如果说因为时间过去的太久了,说他朱熹到底好与不好这已经是说不清了。
那么和他在同一个时代,并且是实打实的政敌的辛弃疾,这总不会是被毒害了吧。
辛弃疾是韩侂胄一脉的人,和朱熹杨万里人脑子都要打出狗脑子来了。
他和朱熹可没有任何的友情可言。
同样作为南宋第一社会人的辛弃疾,他的头够不够铁,不需要我再多做重复了吧。
那么在朱熹死后,作为人狠话不多的辛弃疾,不远万里的跑到了朱熹的坟前,给他留下了十六个字的评价。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为公死,凛凛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