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送礼和收礼(2/5)
“朕现在虽不知,待春闱阅卷之时自然知晓。”
陈宇点点头,随即抛出了一个问题,
“那陛下既然知道,自然阅卷的考官也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百官也知,但凡世家子弟,岂有不高中之理?”
李二虎躯一震,猛的惊醒过来,不敢置信的看着陈宇道,
“子寰的意思,朕明白了,这察举乃是春闱的一部分,凡得推荐之人,无不是世家弟子,寒门的学子偶有侥幸中举,终究春闱之时,比不过那些世家的子弟。”
陈宇点头,紧接着又道,
“陛下,臣以为,当为试卷糊名!并派重兵把守,凡考官阅卷之时,必有军士再旁监督,不可轻易撕开,只凭文章,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来!”
李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笑了,
“子寰当真才思敏捷,朕怎就没想到这般做法,来啊,把冲远公给朕叫来!”
孔颖达冒着西北风,一路骂骂咧咧的进宫,不知道李二又要出什么幺蛾子,见了李二后,李二笑眯眯的把这事一说,孔颖达立马反应过来了,当即躬身道,
“陛下圣明,此为妙策,我曲阜孔家虽传承千年,也不敢说独步大唐,往年春闱,臣见了老家的学子,难免照拂一些,若是采用了糊名,这真才实学之士,才能脱颖而出!”
孔颖达作为历届春闱的阅卷官,毫不避讳的说自己也会照顾老家的学子,李二也不太在意,毕竟大唐的试卷都是写清楚名字给考官看的。
直到武则天时代,武则天发明了糊名,也为清除世家在朝堂上的势力做出了贡献。
李二微微颔首,
不以为意的道,
“无妨,曲阜孔家乃是圣人之后,理应照拂,冲远公啊,今年的春闱,怕是要多辛苦卿了,朕即刻下旨,刊印试卷之时,加以糊名,并昭告天下,我大唐的春闱自本届起,一律采用糊名制度,凡不服律例,徇私枉法者,一律革除功名治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