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二百九十六章 放贷利率那点事(三更)(1/5)

目录

户部。

黄子澄翻看着账本,面色变得尤为凝重,对走过来的卓敬与夏元吉说道:“你们看过了吧,皇家中央钱庄在短短时间内,已吸入银二百八十万两,剔除放出的铜钱,还有一百二十万两新增存余,若加上最初储备,钱庄内至少有两百多万两银钱。”

两百多万两,是一笔巨大财富。

卓敬点头,道:“皇家中央钱庄挂着皇家的招牌,在民间的信誉自是无可匹敌,原本小心翼翼的百姓,也兴起了存钱热。皇上借助平抑银铜的举措,树立了中央钱庄的威名与信誉,百姓信,这就是钱庄壮大的根本。”

夏元吉走到暖气片旁暖着冰冷的手,说道:“下官研究过钱庄的运作,吸储给息,看似是吃亏,然钱庄在走放贷之路。商人若向钱庄借银钱,一年期交还本金后,只需给百分之十的息。”

“多少息?”

黄子澄豁然站了起来,惊讶地问道。

“百分之十,即岁万息一千。”

夏元吉平静地回道。

黄子澄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商业大兴已是可期!”

借贷自古有之,借贷利率自然也伴随而生。

在三千多年前,西周官方便施行了差异化的赊贷制,若是百姓赊买货物,则约定好付款日期,逾期需要支付百分之五的利息。若是商人借贷做生意,则收取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息。

《周礼》中记载:“民之贷者取息有至二十有五”。

从借贷利息上来看,也可以看出重农抑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一不小心出道了怎么办 执掌大明朝 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女尊世界之绝世美男 大秦请回答,崩坏的战国七雄! 致富从种田开始 天道源代码 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 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