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中兴大帝

第七十九章?? 大势去矣(1)(1/5)

目录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月二十日。

大军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就要开拔前往南直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七千多军士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有了强悍的气息,更是初步有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一致性,除开朱慈烺,没有人能够完全弄懂其中缘由,包括大军统领杨文聪。

军队需要有军魂,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强军,忠诚、勇敢、担当、责任,以这八个字作为军魂,要求有些高了,不过朱慈烺知道,如果定得太低,训练出来的大军,也就是那么回事,刚开始将定得高一些,训练的难度肯定很大,但最终得到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穿越的朱慈烺不是专业的军人,可他有文化有学识,知晓如何训练出来强悍的军队,数百年之后的训练方法,那是集合千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些训练的办法在现代人看起来很简单,却凝集了无数的血泪教训,是集大成的优秀训练办法,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有关军队和军士思想教育方面的训练。

这是朱慈烺的优势,任何人都不知道的优势。

虽然马上就要开拔,不过大军的训练绝不会放松,军营里面依旧是强化训练的氛围。

朱慈烺身边的亲卫,训练更是刻苦,他们的训练方式,比较大军更加魔鬼,不仅仅有常规化和紧急化的训练,还有单兵作战能力提升的训练,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众人都不是特别明白的训练要求,那就是必须有一定的学识,至少能够看懂地图,能够阅读简单的文书。

杨文聪和李继周等人依旧每天禀报训练的情况,济南府城的驿站里面,朱慈炯埋头看书,李邦华等人则是默默的等候,军营里面和驿站还算是平静。

山东境内的情报路线,已经确定下来了,这是朱慈烺亲自给山东巡抚邱祖德与德州知府韩垍下达的命令,命令非常的详细,每一步都有具体的措施,包括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该要如何训练这些准备招募的驿卒等等。

中军帐内的朱慈烺,神色颇为平静,在山东逗留了十来天的时间,接到圣旨也有六天时间,他反而不是很着急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接下来的行军,必定是一鼓作气赶到南京,中途不会有任何的停留,而且到了南京之后,有更多更加复杂的事情需要处理,没有太多时间直接关心军队的训练,如此情形之下,将大军训练的更好,与军官军士之间建立起来特殊的链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太子殿下,定王殿下来了。”

听见邱致中的禀报,朱慈烺连忙走到了中军帐的门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零开始的精灵 跨越十二年的对话 我的治愈系游戏 八零媳妇又甜又飒 魔教教主有血条 元基进化 全能大宝鉴 重生穹顶之下 从流量到天王巨星 血烛堡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