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城隍庙前(2/5)
{();} (ex){} “好,我这就过去。”阮元听闻李长庚前来抚院,也自是大喜过望,遂暂时告别了汪辉祖,前往抚院前厅去了。
“杭州府特别以丝绸贸易而闻名,我们毫不奇怪的遇上大商店和货栈,就规模和其中的货物来说,它们可以说与伦敦最好的店铺不相上下,这里街道虽狭窄,却有比京城街道优越之处,因为铺有大石板。我们经过的大街还有肉铺、糕点铺、卖鱼的、卖大米和其他谷物的……根据城的大小和形势,我估计人口并不比北京的少。”
这是八年之前,马戛尔尼使团南下之际,使臣巴罗在其行纪中所言。杭州数百年来,皆为东南繁华之地,这时经清代百余年太平,更是一时繁盛,无以复加。亦有言曰:登吴山而望,东则江涛浩淼,万顷安澜,而闾阎之内,肩摩毂击,烟火万家,盛世太平之象,毕收于襟带间矣。
若是从吴山向东而望,山脚之下,一座牌楼高耸而立,这是城隍庙前的城隍牌楼,因城隍庙便利之故,这里也是杭州新兴的一大集市,自牌楼至通江桥,一路店铺林立,商客往来如云,时而也可见到一些达官贵人的车马,从大街上缓缓驶过。城隍庙街与通江桥之间,尚有一条大街横贯而过,自凤山门通向北面更加繁华的清河坊。大街之中,一处高楼矗然耸立于五公山脚,人称镇海楼,平日楼上,也有十余兵丁往来巡视,以维护南北两处商业区域治安。
这时的通江桥头,一顶软轿正在缓缓经过,这软轿却与寻常轿子不同,顶盖和轿帏漆作黑色,轿檐却漆作绿色,乃是二品要员家中的用轿,共有四名轿夫一同抬轿。轿子之后,还跟着六名亲随,既然轿子是从通江桥东向西而进,那其中坐的,自然是巡抚部院的眷属了。
这时轿子之中,两个轻柔的女声正在缓缓交流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