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督抚天下

第二十五章 翰林编修(3/5)

目录

“夫人想得周全。”和珅笑道。但这句话,也让和珅有了别样的想法。

眼看和珅态度缓和,冯霁雯也就不再言语,和珅也收拾好行装,和刘全一道出门,准备去翰林院主试了。只等到冯霁雯的身影再也看不到时,刘全悄悄给和珅递上一封信,道:“老爷,苏凌阿的信,看来朝廷里面,有人看准了这个机会,想弹劾老爷。”

“知道了。”和珅看了一眼,文中姓名便已记得清楚。“我有准备,这个你无需担心。之后还有一事,你可记住……”刘全听着,和珅所言确实是个好办法,也就一一应允。

散馆考试内容不多,只一日便考核完毕,上一年的上书房事件,不仅谢墉降了职,不少内阁、翰林官员都或夺职,或降级留任,一时之间,翰林出现了不少空缺。乾隆也自忧心,故而此次散馆,一切从简从速,四书文索性不考,只考一诗一赋,以赋之高下,排定名次。

这年的散馆赋文,题目为《一目罗赋》,考试完毕,乾隆便同和珅、彭元瑞等人一同评议试卷,一并商议散馆之后,庶吉士授官之事。乾隆看了数卷,都不甚满意,但中间有一卷,乾隆看了,却连连点头,道:“这人笔迹朕识得,名叫钱楷,翰林院新科进士,学清字的里面,就属他字写得最好。看来文采也自不错,和珅、彭元瑞,朕拟授他户部主事,你二人觉得可好?”

和珅虽指掌翰林院一年,但钱楷与他交往不多,原本不愿让他迁官,可想着湛露之事,只怕自己出言相阻,又被乾隆斥责一番,故而一时不言。彭元瑞却答道:“陛下,臣以为,这钱楷文采出众,又工于书法,正是翰林之选,改部虽然可授六品,却怕是用错了地方。”

彭元瑞这样说,是因为清代官职升迁,并非只看一时之选。其实散馆考试,一等的往往只能授翰林院编修,二等的却很可能改部。表面上看,六品的六部主事要高于七品的翰林编修,可翰林每过几年,就有一次大考,如果大考再次名列前茅,在翰林升至五品,乃至四品,都有可能。相反进了六部,官员之间竞争极其激烈,反而不好升迁。

但乾隆似乎不太在意,道:“彭元瑞啊,钱楷工于书法,翰林六部都缺这般人才,可他另有一番长处,这些时日,朕看过他清字课业,已渐渐娴熟了。翰林用清字的地方不多,改六部才是人尽其用。朕不仅要改他进六部,还要授他军机章京,军机公文撰拟,眼下也缺人啊。”所谓军机章京,是军机处里的中级官员,平日负责朝廷文书下达,职权甚重。彭元瑞见乾隆所言有理,只好改口赞同,和珅自然也没有异议。

乾隆又往下翻着试卷,道:“这一篇……朕也知道,那彦成的。阿桂有这样的孙子,也是后继有人了。只是他是大学士之孙,官职拟定之事,就不需你等参与了。朕先授他编修,以后如有功勋,再行升迁不迟。”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往往也要统领六部,把那彦成暂时留在翰林,不去改部,也是乾隆担心阿桂势力过盛之故。和珅和彭元瑞自然没有异议。

眼看试卷翻到最后几张,乾隆忽然眼前一亮,道:“这篇写得好,罗因鸟而始张,鸟以目而罔逸……理密文连,丝交花簇,隙漏相承,玲珑互复……盖集目成罗,唯一罗乃收众目,而分罗得目,非一目可抵全罗……文采、气韵,兼而有之,又不见滞涩,这般行文,今日试卷里,当要数第一了。”最后尚有三篇试卷,乾隆观其大略,都不满意,道:“和珅、彭元瑞,你等过来看看,若无异议,这一篇朕取为第一,如何?”

和珅和彭元瑞将几十篇庶吉士试卷一一对着看了,和珅尚且未答,彭元瑞已答道:“回皇上,臣以为这篇试卷,确是不错,皇上拟为第一,臣没有意见,只是不知是何人所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给女神当赘婿林阳苏颜 虚海旅程 道婿萧翎柳梦熙 庞风芳芳 步步宠婚:替嫁娇妻心尖宠夏夕绾陆寒霆 我家老婆有点凶凌呈羡任苒 陈鸢陈山河 鬼医神帝重生归来叶辰夏若雪孙怡 战武强婿姜童司长夏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