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没有回答(2/5)
他确实不是什么读书的材料,然而不知为何,作为一个一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贵公子,在开春几次随着自家长工探视田野之后,他竟对这些土地里冒出的嫩芽抱起了极大的热忱。
升明五年,京中大旱,王端的庄园也不能幸免。
当时第一批通过专司科举选拔上任的农官中,有一个叫柏农安的新官引起了王端的主意。
最初是柏灵与他说起的此人——柏农安几次提出了抗旱的新策,但每一条都被户部的上官驳回,气得他当场摔了官帽走人。
于是王端很快派人把柏农安接到了自己的庄子里,直接将自家的百亩良田交到了柏农安的手中。
五月,其他人田里的庄稼还是青黄一片,旱得打蔫儿,王端的庄园里却是一片盎然绿意——显然等到六月的时候,这里会像往年一样一片金黄。
这样傲人的成绩很快引来了京中的注意,王端则很快将柏农安的治旱新策,连同几株即将长成的水稻一同送进了京里。
于是朝野震动,户部尤其如此,当时打压农官的几个侍郎亦被迅速追责。
经此一役,陈翊琮直接给农工二院开了面授机宜的特权——如有必要,农院与工院官员可以让自己的奏疏不经内阁、司礼监的整理,直接呈到御前。
陈翊琮的锐意决断再次让所有人感受到了他当年在专司科举上的决心。
尽管这一年人们错过了当年的一熟,但五月末,官民一道搞起了农忙双抢,至少保住了这年秋后的收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