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下南洋(4/5)
拿下南洋,从未对外贸易的肥皂,玻璃等也可以卖到南洋各地,南洋一地的资源,人口,土地也都能成为刘建新的补充。
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最后一声枪响传来。
而南洲各地,虽然没有南洋如今的混乱,但也好不了哪去。
那些个商人不仅将商品带入了南洋各国,南洲各国,各土司也有少量商品流入。
而这同样冲击着各国原有市场,特别是安南国,占婆国和暹罗国这三个沿海国家。
他们也开始如满刺加一样,限制,减少永兴商行的商品流入本国。
而为此跳得最高的是安南国。
自1418年南山起义,自称平定王,黎利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反明斗争。
直到宣德二年,朱瞻基决定放弃交趾布政使司,黎利也在同年正式称帝立国。
黎利自称不仅是皇帝还将国号定为大越。
或许连朱瞻基都没有想到,这次自己的放弃交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这影响了大明在南洋,西洋的绝对统治和宗主国地位。
其次就是放弃交趾,也让大明失去了一个进军中南半岛甚至整个东南亚的绝好跳板。
而交趾从此再无回到华夏之手,也成了一大遗憾。
当然后来到1431年明朝又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这完全是掩耳盗铃,都称帝了,还自号大越,你这时候册封其为安南国王,这是啥神操作?
如今黎利已死,但皇位由其次子黎元龙继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