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开局就杀了曹操

第三九九章 华佗:行医救不了大汉人(三合一)(3/5)

目录

荀彧出声接话。

黄忠也出言道:“从总的来看,华医者所言之事,确实不错,但从小处来看,华医者所行之事,当真令人佩服。

至少那些被华医者救助,活下性命的人,绝对不会认为华医者此番作为多余,不会认为华医者在做无用功。”

华佗闻言,笑了笑道:“被二位这般一说,我心中倒是觉得好受多了。”

说罢,又长叹一口气道:“我是一个医者,学的是医人之术。

虽看到当今大汉分崩离析,病情愈重,如人之老迈,将病入膏肓,却只能干着急,毫无办法。

后悔当初从医,而不曾学习治国之道,不然也不至于如此……”

荀彧也跟着叹口气道:“当今之时,就算是学习了治国之道,也有许多人只能扼腕叹息,无半分建树。

朝中诸公,各地众多长官,学习的都是治国之道,可在当今之世,又做出了什么成绩?

有很多人,不仅仅没有救国,反而还在害国!

导致诸多大汉人受难。

与这些人比起来,华医者高出他们太多了。”

“未曾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华佗望着荀彧道。

荀彧对他拱拱手:“颍川荀氏荀彧荀文若。”

华佗闻言,对着荀彧拱手:“莫非荀司空之家人?”

荀彧道:“荀司空为家叔父。”

“之前曾听黄将军所言,荀郎君一行人乃是前往益州,不知前去何事?

可……可是寻找可医国之人?”

华佗望着的荀彧黄忠,出声询问。

荀彧闻言道:“非只寻找的医国之人,也在寻找可医人之人。”

华佗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些笑容来:“如此说来,咱们所寻之人,乃是同一人了。”

荀彧道:“华医者如何能确定,医国之人便在益州?”

华佗笑道:“我一边行医,一边云游,走了很多的地方,听说和见识了很多的人,知道了不少的事情。

所过之处,多破败多离难,唯来到关中之后,目睹了非凡景象。

与南阳等大郡比起来,关中之地的繁华,是远不比的。

但关中,却有着那些地方所没有的精气神。

那些地方虽繁华,但繁华之中带着死气沉沉,满是腐朽气息。

关中虽才换发生机,却似千年古木之树桩,重新抽出新芽。

虽弱小,但未来可期。

在下只是一个医者,并不敢肯定益州那里有着医国之人,但从目前所见情况来看,那位确实要比许多许多人做的都好,都将之比了下去。

所以,在下想去看看。”

荀彧对着华佗拱手道:“我也这般想的。

最好不要让我等失望啊!

如今这大汉天下,是真的禁不起折腾了。

再不出现拥有真本事的医国之人,只怕真的是回天乏术……”

如此谈论一阵儿,几人之间,居然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有些时候,缘分就是这样的奇妙。

这三人,一为文士,一为武将,一为医者,谈论事情,却有志同道合之感。

或许,这就是美好的事物,以及家国情怀的伟大之处。

尤其是到了国家危难,危急存亡之时,更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让更多以往毫不相干的人,产生相似的强烈愿望,相似的理想。

将其余的诸多心思,都给刨除,将这种理想给放到第一位……

“汉升,我观令郎身子似乎很不舒服,我粗通一些医术,这就为令郎诊断一下如何?”

一番交谈之后,几人已经熟悉了很多。

相互之间,不再称呼各种尊称,而是开始以字进行称呼。

黄忠道:“正求之不得,元化不说,我等一下也要求助元化出手,与我家犬子诊治一番。”

华佗笑道:“这个好说,其余都不说,单单看在这美味羊肉汤的面上,我都要为令郎好好的诊断一番。”

话说的有趣,黄忠荀彧都跟着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凡夫俗子证道传 叶伏天花解语 林南柳如卿 采集系大佬 杨程周慕雪 苏晚晚陆言深 唐宜沈司白_ 沉醉的黄丝绢 异界平平无奇修仙记 东宫盛宠小毒妃慕轻幽轩辕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