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崇祯八年

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2/5)

目录

由于眼界和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棉布工坊数量庞大,但规模却是十分微小,有百余台织机的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工坊都是由十几、二十几台织机以及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工人组成,他们没有余力自己去采购棉花和销售棉布,所以只能任由实力雄厚的商贾从中谋取暴利。

四海商行现在已经先后办起了三座五百台织机的大型工坊,他们的原材料和成品也是由自己统购统销,也正是因为四海商行的介入,棉布的价格才一直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并没有因为销量激增而被无良商贾抬高价格。

万历中后期,山东、河南行省一些府州县也相继开展了棉花的种植,北地棉布产业也随之诞生并发展,但由于天启年间至今,接连十几年的天灾人祸,田地大部荒芜,棉花种植业也迅速萎缩。

为了打破松江棉布的垄断地位,从崇祯十三年开始,朱由检下旨,在京畿、河南、山东、陕西三省遭受自然灾害不严重的地区种植棉花,后续要根据具体情况,持续扩大种植面积,为北方棉纺织业的兴起打下基础。

{();} (ex){}  棉纺织业之所以在北方未能大规模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在于气候干燥,棉绒断续,不能成缕,虽也能成布,但质量欠佳,只有想办法解决上述制约因素,北布才能有机会崛起,打破南布的垄断局面。

不得不说,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确是无穷尽的,每到阻碍时,中有能人站出来解决问题,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

北直隶肃宁县一名叫做王春的织工,在几经钻研后,创造出提高棉布质量的方法。

他的方法很简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西游之开局就举报 穿越从僵尸先生开始 封神第一帝 名门悍妻你惹不起 武侠之最强神捕 霸道帝少惹不得 异想天开系统 主播哪里跑 骄记 重生大唐当奶爸
website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