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拒绝(2/5)
李泽轩伸手道:
“本爵虽不能出面组织成立商会,但合作的事情还是可以的,曹老板要是有什么可行的合作方案,尽管可以去工坊找福伯跟马周商谈,还有,本爵对商人并无偏见,相反,本爵认为大唐若要进步,天下万民想要生活的更幸福,绝对离不开商人。我看曹老板是一个有想法的人,虽然我不能亲身参与你所说的商会,但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本爵还是非常乐意给的~!”
这番话倒是李泽轩发自心底的话,
历史上中国人对商人的看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拧巴的,商人地位低,也是数千年来污名化的结果。
为什么污名化商人?
或许很多人会想到历朝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但首先要明白“抑商”所指的商,是民商而不是官商,在冠冕堂皇的借口下,其实有一颗垄断的心。
所以“重农抑商”是一个极度虚伪的命题,就和现代的“净化网络环境、树立文明新风”一样,是一个当权者大义凛然,当事者呵呵骂娘的宣传口号,假如一千年后有个逗比专家仅凭字面解读,认为“净网行动”保护了老百姓的身心健康,相信你也会笑掉大牙的。
遗憾的是,历史毕竟不是商人写就的,商人为了维护市场优势,以防泄露商业秘密,并不愿意去著书立说,传播自己的思想和经验。这就给了当权者的宣传优势,可以站在道德至高点上,肆意地歪曲商人的作用,搞臭对方来取得舆论中的优势地位。以至于两干多年来,大部分人居然信以为真。
但事实上商人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商人的伟大如何强调都不过分;所谓的“商人不创造价值”是最大的偏见,商人创造价值,但劳动却未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