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休觑我内地无人(2/5)
“周县长,县里的情况我了解,离沿海港口一千多公里,运输不方便,配套设施也不齐全,实在是不适合搞什么投资项目的。”
此言一出,全席鸦雀无声,气氛尴尬。
那你这么风光的跑回来干嘛,田子欣心说。
胡德彪环顾全席,笑了笑,又说:不过我有个法子,就看你们有没有本事接招。”
众人洗耳恭听。
胡德彪掰着指头,一五一十的道:“我旗下的业务很多,台湾,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都有产业,
要不就把一个电线插头的订单给你们,我原料,图纸,生产我不管,运输也不是我的事。
你们按时按质按量交货到我指定的港口就行。
至于价格嘛,对家乡人民我很大方,留出15的利润,是纯利,你们觉得怎么样?”
他说的法子其实就是当下十分流行的三来一补。
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这是改革开放后十分流行的一种内外合作模式。
不得不说,这时的内地无论工艺水平,国际化标准,眼界等各方面都不能和外面比,说是一群土包子真是一点也不过份。
外商不放心购买内地产品,就采取这种模式,相对可靠些。
说白了,什么都由我,有些甚至连生产设备都,你们就给我干苦力,收点微薄的加工费。
就这样子,还想咋样。
见众人迟疑不语,胡德彪又轻松的说:“可别小看这活,只要你们干得好,一年至少两千万货款的订单下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