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滞销(3/5)
文宇把活揽了下来。
甘省蓝光药业是省内最大的一家中医药成药企业,这两年发展迅速,旗下几款产品在全国热销,原材料供应问题开始显现,现在企业加大了各个药材产地的收购力度,增加了采购办事处,还是捉襟见肘。
文宇所在的鹰市并不属于传统的药材产地,所以鹰市采购点只有一个工作人员,采购点也是一个10来平米的小门面,不仔细看都看不清门牌上的蓝光药业原材料采购联络处几个字。
袁华三十来岁,在这个采购点已经工作了两年多了,业绩惨淡,和奖金什么的无缘,就混混日子。
袁华起身准备和往常一样关门出去溜达溜达,这时一个20来岁的青年拿着一个大袋子走了进来。
“同志,您是要卖药材么?”袁华赶紧坐下,偶尔也会碰到一些村民拿一些自家种的药材来换些零钱,和这青年一样拎个袋子,一般品相都比较差。
不过袁华无所谓,意思意思收一点,总比月底挂零强。
“是的,您给看看,我这些药材值多少钱。”
文宇打开了袋子,把药材一股脑儿倒在了桌上。
“咦,这黄芪不错,我看看。”袁华眼前一亮,他本身就是中药专科毕业,对识别药材的好坏当然很有一手。
“品质很高,可惜了,量太少了。”文宇拿出来的只有3斤左右。
“这些呢?”文宇问其他这几种。
“沙地参算良品,桔梗也不错,就是晒的不够干。甘草最好两年以上,你这应该一年半左右吧?枸杞太小了,要么种植方法不对,要么土壤气候不适合。”
袁华说的非常专业。这六种是文家村现在在种的药材。
“那么价钱呢?”文宇问道。
“优质黄芪的市场价鲜货2毛,干货4毛,你这种就是干货。良品沙参和黄芪的价格差不多,桔梗一毛和两毛,甘草就算了,两年以上的干货6毛。”
“你说的这是散卖价吧,如果量很大呢?”文宇把枸杞和甘草收了起来。
“有多大?”袁华眼前一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