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顾名璘(2/5)
汪印刻意放慢了脚步,回道:“其实,门下省不仅有封驳之权,其实也有监察之权,与御史台是互为补充的。由顾名璘来提监察平淮署的事情,是最合适的。”
缇事厂专司刺探与缉捕,是以,汪印对朝中每个大臣的了解,要比任何人都深。
正因为了解到这些隐私,见微知著,汪印对朝中大臣的为人为官都比吏部官员知道得准确。
汪督主嘛,也爱才。
顾名璘能就任门下侍郎的官职,当初还是汪印暗中推动,暗促永昭帝任命的结果。
倒不是因为顾名璘与汪印有什么交情,纯粹是汪印觉得顾名璘是最合适的门下侍郎人选罢了。
褒贬人物的事情,汪督主做的很少,此刻叶绥听得津津有味。
她总觉得,汪督主口中说出来的朝官的性子,才是最接近真实的。
人有千面,千面不同,大多数只呈现出最深刻最特色的那一两面,缇事厂却知道得更多。
譬如,她就万万没有想到,顾名璘曾摆起架子与永昭帝对骂过。
如今顾名璘还在门下任侍郎之职,这也显现是永昭帝为君的雅。
永昭帝为帝的前半截,其实还是有许多贤明的地方,譬如知人善用,譬如擅长纳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