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台湾之行(3/5)
蔡致良调查过,目前在台湾做半导体,拉上工研院是最能够事半功倍的。而且工研院的制程技术也是蔡致良需要的,只是授权方面的谈判还在进行中。
张仲谋道:“据我所知,德州仪器并不介意将技术授权给台湾半导体公司。”
“这话是不假,只是1的dra技术授权有些困难,目前只能得到256k的技术授权。你也了解这个行业,如今最先进的技术,4的dra已经量产,16的dra样品,年初的时候已经出现,想来明年就可以量产。这256k的技术授权,已经是十分的鸡肋。毕竟距离256k量产,已经过去好几个18个月了。”
18个月,这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蔡致良的目标是存储芯片,与台积电的业务并不冲突。
现在市场的主流已经是1和4了,很快便会进化到16了。
“我可以出面帮你说项,不过至于结果,就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虽然美国有意扶持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但是最先进的技术,还是会有所保留的,不然的话,岂不成了第二个rb。”
这话说的也对,美国的技术不及rb,成本不及台湾,一旦放开授权,最先垮掉的会先是美国。
“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不胜感激。”
张仲谋除了曾在德州仪器工作25年,有自己的人脉,更重要的是他的官方身份,工研院的院长,有着其他人无可比拟的优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