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0 逆转(2/5)
以前往往都是这两家企业,主动去找荷兰人谈判,愿意花高价,从荷兰人哪里购买光刻机。
就比如年初的时候,某企业就和阿斯麦谈成了一笔十二亿美元的采购。
不过具体细节并未对外透露,但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
人家卖给咱们的肯定不可能是顶级的光刻机,别说顶级了,就是28纳米级别的估计都够呛。
不过也可能是28纳米级别的,毕竟咱们自己的研发也到了这个节骨眼上。
如果在这个时候把28纳米的光刻机卖给咱们,这样就会打乱咱们自研的节奏和步伐。
毕竟老外可不傻,坏都是冒坏水的那种坏。
有很多领域,咱们都是这么中招的。
就是有一些科技产品,他就不卖给咱们,逼的咱们自研。
可当咱们马上就要取得突破,就差那么临门一脚的时候,他就来给你搞破坏。
把成品卖给你,不让你最后去突破那一脚。
而搞过科研的都知道,这最后临门一脚的重要性。
如果你自己搞明白了,那就是一理通百理明的事。
今后你可以把这些技术无限的复制,用到下一代的技术上。
而如果你就卡在这个步骤上不能突破,那么你在进入下一代产品研发的时候,也会同样被卡在这里。
甚至你在下一代产品研究的时候,从一开始可能就要走很多弯路。
毕竟很多技术,都是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错过的。
就比如当年咱们自研的大飞机。
其实最初是要放在沈飞研发的,那时候沈飞的科研人员也足够,技术根底也过硬。
可是某些人就非得把项目抢过去,然后硬是以行政指令的方式把专家都调到魔都去成立专家组来搞这个项目。
好吧,集中了很多资源,终于是把飞机造出来了。
而且都已经进行了试飞了,甚至都飞上了青藏高原了。
就差最后的打磨抛光,精益求精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