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广受欢迎的富贵猪(2/5)
因此朱富贵还是在今年的春耕任务中安排了1.25万亩的水稻。
剩余的土地,则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赫鲁晓夫同志知道了,一定会非常欣慰,含笑九泉。
朱富贵买来的玉米种子都是高产品种,一亩亩产能到900公斤。
当然,这得是按照精耕细作而来。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配合少量农机,一个农民的极限大约可以照顾50亩土地。
这亩产虽然上去了,但人力成本却很高,完全不适应大明目前实际情况。
现在的大明,最贵的就是人。
所以朱富贵果断选择了军事化、大农机、粗放式种植。
经过测算,这样进行农业生产,玉米每亩收成最多只有600公斤。
但一个熟练掌握农机的生产部团战士,可以管理几百亩土地,而且还能有很多空余时间用于军事训练。
粗略计算,7.5万亩土地需要的生产部团战士仅为500人,粮食产量却达4500万公斤。
按照每个成年人每年口粮需求150公斤计算,这些粮食足够养活30万人口。
当然,大明的老百姓可不是江湖时代的日本人,或者满清统治下的贫农,能把粮食吃饱就幸福满满了,他们是要和西洋人一争高下的,必须要吃肉,要喝奶。
当然,全民喝奶目前还是太奢侈了,但猪肉至少得满足。
朱富贵购买的小猪仔自然不会是那种出栏缓慢,肉饲比极低,脂肪比极高,但吃了都说香的情怀土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