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二十四章“荧惑守心”(2/5)
司农寺其实是和农人接触最多的官衙,赵祯规定,司农寺必须培养大量熟悉农牧的官员,深入地方教授百姓耕种放牧的最佳手段,同时传授经验,在当地培养农官,每年都要定期前往各地进行巡场。
这是要算到他们政绩之中的,农业依旧是大宋的重要根本之一,当然商业地位和农业一样重要,三司就有和司农寺一样的官员。
中枢的文书发往司农寺,为的就是要求司农寺的官员把弥勒教的危害在农人之间进行推广和教化。
并且把这件事算在了年底的勘磨之中,占据了大量的比重以促使司农寺的官员积极配合朝廷。
很难想象一个王朝居然能做到如此联动,不光司农寺,司天监也要负责教化的任务。
在这时候,司天监的地位就非常重要了,司天监掌管观察天文,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和历法,等等,同样他们也担任了各种天文现象的解释,可以说他们是朝廷掌握在手中的舆论工具。
在国富民强的时候,司天监的奏报永远都是吉星高照,而出现问题之后他们便会在天象中绞尽脑汁的去解释祸端。
这是典型的知道答案找问题,只要对星象有所了解,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
而且百姓还非常相信司天监,毕竟他们的话都是官方的解释,是官方对异象的解释,可信度自然比江湖术士要靠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