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4/5)
身为一国宰执的范仲淹开口,有礼有节,安排的明明白白,一众官员附议,至于人选朝臣们也是纷纷推荐德高望重的老臣。
或是以苏洵为上,或是以欧阳修为上,连北平府知府事韩琦也有人推荐,但赵祯都没有采纳。
反倒是望向听政的太子赵旭道:“朕觉得此事当以尚书令赵旭为上!其位在太子,又是国之储君,本应见识各地风貌,体恤百姓之苦,广南路虽地处偏远,但却是我大宋的南方重地,不可不察。此次以赵旭为安抚使,权差办救灾之事,坐判不法!享临机专断之权!”
赵旭呆呆的站在原地,许久之后在范仲淹的咳嗽声中才缓过神来,兴奋的出班道:“谢父皇!儿臣定当殚精竭力,全力救助灾民!”
赵祯点了点头,却又笑道:“单单是救助还不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百姓的救助固然重要,但安顿,恢复同样不可小视,眼下西北平定,朝臣中但凡你觉得能用上的便自己挑选上疏朕批。”
“儿臣遵旨!”
赵旭之所以如此兴奋,乃是他现在有机会去往大宋的地方上做事,自从他监国之后才发现,所谓的监国只是坐在御座上,所需的也不过是朝臣奏报,中枢决议,奏请自己批准,而剩下的事情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不错,但时间长了也就不感兴趣了,赵旭不止一次上疏赵祯,希望做一些实事,这是赵祯不断向他灌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思想所造成的。
朝会就在太子赵旭的兴奋中结束了,看着他急冲冲的往东宫而去,范仲淹和一众相公的脸上表情欣慰,向赵祯练练夸赞赵旭爱民心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