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五章论证火器的重要性(4/5)
放下手中的奏疏,赵祯看着沙盘边上的火枪,这火枪的型号和张舟所部使用的是完全一样,乾宇二年造。
乾宇二年造是一种长火枪,也可以说是长步枪,枪管长度达到了三尺三寸,相当有后世的一米二左右,枪管越长,膛线也就越长,精度越高。
摩擦着厚重实木的枪身以及锻造出的枪管,铸造虽然方便容易成形,效率高,但远没有铸造来的结实耐用。
乾宇二年造便是如此,枪管完全是用一块铁敲打出来的,先千锤百炼,祛除杂质,然后边加热边锤卷,每把枪的造价便高达二十五贯钱,完全就是钱砸出来的武器。
但同样,它的性能也是最为优异的,不用赵祯可以引导,大宋格物院的军械司便自己造出了这种划时代的火器,因为年号而定名为乾宇二年造,但赵祯知道,这其实就是历史上的肯塔基长步枪。
华夏人仿佛天生就适合使用火器,别说是赵祯,即便是一般的文臣也能很快的上手并且达到相当不错的射击成绩,并且很快就迷恋其中。
手中这支乾宇二年造便是最为优秀的产物,大宋上下无论文武都会火器充满了激情,赵祯深知其中的优势,而这一战也是证明火枪价值的一战。
而赵祯知道,火器的可怕不仅在于这里,还在于最为致命的地方,操作简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