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五十一章“诱饵”(2/5)
眼下忽然就要让他们作为策应,杨怀玉实在是想不通,虽然策应的任务很重,也很重要,但不能作为主攻,这话杨怀玉实在不知该如何向军中“摩拳擦掌”的将士们交代。
三十万大军枕戈待旦居然是等到了这个?杨怀玉心中觉得憋屈,但他知道这是出自官家的旨意,所有从参谋兵事院发出的文书都是经过官家的授意,否则便是有天大的胆子,那般对这沙盘比划的人也不敢下这样的军令。
军令如山!杨怀玉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此时根本就不是犹豫的时候,看着张冒猜测到的模样,杨怀玉挥手道:“莫要哭丧着脸,本帅还没死呢!现在你便带人用三司的支度钱向前来青海路的粮商扑买粮食,听说今年南方又是一个大丰年,蔡伯俙这厮打的好算计!”
张冒无可奈何的去了,大军用钱买粮食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样买来的粮食甚至比朝廷批下来的粮食更加便宜。
便宜的不在于成本上,而是在于运输的费用上,朝廷从观众批下来的粮食一路运到青海,路上的折耗不知多少,但通过粮商运来的粮食,路上的折耗都是粮商而不是朝廷的。
抵达的粮商卖出的粮食价格几乎等同于关中,这些粮商赚的便是南方粮价的低廉,眼下运送粮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足以分担一部分成本。
粮商们只需要雇十来个车夫和伙计便是,粮食装在大车中从公路上运过来,十来个人一路上能吃多少的粮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