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恐兽(Ⅱ)(3/5)
这种生存方式或许有些残酷,却也是智慧的体现,并且早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否则湖畔的原角龙族群也无法历经无数个世纪的漫长岁月繁衍至今。
至于“自私”之类社会道德层面的评价,对恐龙这种没有善恶观念的野生动物而言毫无意义。
只有当一种智慧生物形成高度协作的社会性群落之后,才会产生道德和法规之类的群体意识,而这种意识之所以能够推行下去,往往建立在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之上。
就像奥黛丽刚才所说,如果原角龙具有更发达的想象力,能够设身处地的替受伤落单的同伴着想,换位思考自己处在对方的困境该怎么生存,自然就会产生援助的念头——如果自己处在那种困境下,同样渴望其它同类的帮助。
可惜原角龙似乎不具备如此发达的思维能力,况且即便是在人类社会里,也不见得所有个体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私者往往能够在生存博弈中获利。
倘使用人类社会的标准去评价这群野生恐龙,诚然怀有怒其不争的善意,又何尝不是一种基于自身优越感的偏见。
目送两头恐兽追着受伤的原角龙跑远,乔安站起身来,对身边的同伴说:“我过去看看,你们跟我一起走,还是留在这里?”
“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大家一起跟上去看热闹吧,我很想知道恐兽那种畸形的嘴巴要怎么进食。”海拉尔兴冲冲地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