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赔本赚吆喝?(2/5)
根据萧靖的调查,一份报纸最多可以卖到五文钱,这也是一般百姓的心理上限。除非是死忠粉或者急需相关信息的人,否则一旦报纸的价格超过这个数字,很多人便会放弃购买。
一千份报纸,每份五文钱。按瑞都市面上的价格,一两银子大概可以兑换一千三百到一千四百枚制钱;这么一算,卖报纸得来的五千文钱不过是三两多银子,十个抄书先生一天的薪酬加起来都要二两呢,还没算他们的伙食费。
换句话说,即便开始卖报纸,《镜报》也只是在赔本赚吆喝。
这个道理,萧靖都不敢和邵宁讲,他怕话说到一半就会被那小子拍死。
当然,他也有担心的事,比如人们的消费观。一旦大家习惯了免费的报纸,还会有那么多人掏钱购买么?
从前世的消费习惯看,这个担心也不无道理。毕竟,很多人会对先免费后收费的产品产生抵触,在免费期过后便将之放弃。
不过,这个事也不必着急。对于眼下的《镜报》来说,读者“看不看”远比“买不买”更重要。
只要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这份报纸并对报纸和新闻产生兴趣,萧靖才不管你是传阅的还是抄录的。先把读者群体培养起来,其它的自然会水到渠成。
再说,谁的孩子谁知道。对于《镜报》,他有着十足的自信。只要内容过硬,还怕没有买家?
他的雄心壮志,可远不止在街上卖卖报纸这么简单!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