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第二百八十九节 三亚之现状(三)(2/5)

目录

许延亮心里盘算着,总部机关目前大概有五六十人,接下来扩编之后最多也就百十来号人,这栋楼用来办公足够用了。他马上又想起了另一个问题,东南亚公司的商站是在河西区,总部机关的人员如果住在河西,每天还要花时间通勤。

“宿舍能解决吗?”

“可以。”汤梦龙毫不犹豫,“我这里房子有的是,就是吃饭问题也容易解决――到食堂包伙就是了。要改善伙食就得上河西去了――那里餐饮店挺多的。”

许延亮逐一和汤梦龙敲定了相关的搬迁事宜。汤梦龙几乎每件事都拍了胸脯,表示自己“全力支持”。

许延亮自然要投桃报李,当即向他透露了南洋公司即将要开始募集资金,暗示可以以优惠条件拿到公司的原始股。

“这个么,既然政策允许那我肯定要参几股的。”汤梦龙也不忸怩,“不过实话说,要是你们能在这里把工商业带起来那就更好了。”

看来这位汤市长还是很有些想法的。许延亮想了想,说:“要说我们能做什么现在还为时过早。这样吧,你把三亚这边的基本情况和我说说,我们合计合计。”

“要说三亚这边,底子还是有一些的。”汤梦龙,“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新的增长点。从王工调走,我上任开始,元老院就没有在我们这里增加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只有一些项目的改造和增产类的投资。要说数量也不算少,但是光靠这几个国企来带增长还是太慢了。”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他没有说那就是这几个国企对三亚本地的贡献度很小。以本地最大的企业田独矿务局来说,按理说数万工人形成的小镇有可观的消费力。但是田独的劳工一半以上是从东南亚来的奴隶除了最基本的吃饭穿衣之外谈不上消费力。其他工人也大多是单身汉――没有老婆没有孩子。下班之后大多是食堂吃饱饭就回宿舍了。和三亚发生的联系就是食堂采购当地生产的蔬菜、食盐、海产品和少量的生活用品。最大宗的消耗品:粮食和服装都是从临高运来的。

{();} (ex){}  这么大的一个基本人口盘,却几乎不参与三亚的经济循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走了8840km的路程来爱你 招摇传 卡神世界 快穿女配今天你拆CP了吗 这道题选B 喜欢你的八年 骆驼的眼泪 浪花与姥姥的漂亮房子 从农夫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清穿之想当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