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连续剧(4/5)
邬德终于恶意满满的提出了大家的疑问,丁丁这是打算趁机把曲艺宗师的帽子给自己带上吧,所以邬德用了重新发明这个词。
作为一个专业黑子,丁丁怎么会不知道元老们的小心思,这个问题他做的准备工作很足。
做完科普,也顺便打消了元老们的疑虑,丁丁豪情壮志的一挥手,继续说道:
一看丁丁又要进入激情澎湃的状态,马千瞩赶快打断他,把会议从错误的路线上拯救回来。
通过丁丁的案例介绍,大
家算是明白了所谓连续剧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大约就是借鉴了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方式,把各种新闻素材进行主题性的汇编,写成故事性很强的剧本,然后再用不同的评书、戏剧、木偶剧等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改编。最终的产品在文宣部进行标准化,主要是剧本,戏剧的话还要加上服装道具,然后由驻外站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向大明内部散播。
古代社会学习成本很高,剧本更新频率很低。一个脚本创作出来之后几十年上百年不变很正常。一部从宋代开始修修补补一直说到现代,以较为大众的北方评话来说,常说的脚本不到二十个。传统戏剧目较多,但是常演的剧本也不超过百出。虽然从打磨作品的角度看,这些作品无一不是经过了千锤百炼。但是剧情老套,情节单调却是毋庸置疑的。能延续百年,还是文化市场缺少产品造成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