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丰富多彩(2/5)
走过的两位妹纸没有特别注意到小广场旁边树立着的告示牌内容,在它上面的宣传画中,一位渔家打扮的妹子,一脸坚毅的站在礁石上冒着风雨高举一盏防风灯笼。这其实是帝国戏剧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刻,因为继《考验》和《乐土》之后,在未来长演不衰的十二本经典著作中的第三部《灯塔》将要第一次在木偶剧场上演了。
《灯塔》的推出作为澳宋宣传机构启动的一次大规模宣传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元老院对朱明态度的彻底变化。在本剧中,第一次选择女性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和中心人物,也完全颠覆了传统戏剧和文学描写中女性或贤妻良母或花前月下的形象,被认为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一次里程碑。实际上,杜雯不但是该戏的积极倡导和推广者,本身就是其编剧之一。
与在未来将被送进博物馆的《灯塔》初代广告牌隔路相对的,则是正在建设中的出口转内销的「完壁书坊「。之所以能够拿下这块比邻中央实验剧场的黄金地段,而不是在隔壁的光明大道与「商务印书馆」为邻,是由于在临高的完壁书坊定位于所谓的文化书店。书店内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演出中庭,为戏曲和曲艺提供了所需的空间,其销售的书籍也比较强调所谓的文艺范。在外观上,完壁书坊基本采行了其杭州店的设计思路,成为这一地段少见的传统风格建筑。
走过霹雳堂的妹子们已经看到了一条和东门大道平行的宽阔道路,这就是未来繁华程度一点不逊色的光明大道。很多人以为这条大道的名字是为了歌颂帝国的伟光正,可其实这个名字来自于妹子们目前正走过的建筑,本时空的第一家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
由于「澳洲影戏」的大名在元老院登陆不久就流传了开去,这里目前已经成了外来人员来临高的必去之处。虽说实验剧场也间断性播放电影,但是过于「文艺」的格调吓退了不少老百姓。普通人更愿意去更加平易近人的「电影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