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风流

84 袭阵兵退夏侯惇(二)(3/5)

目录

荀攸等皆道:“此高明之策也。”

但凡作战,小到一次战斗,大到一次战役,——此次战争和讨董、打泰山等不同,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战斗,而是由多个战场组成的战役了,自荀贞用兵以来,唯有前年的攻取徐州全境一役可与相比,包括打徐州时,最要紧的只有一条,即是:“战场的主动权”。主动权在谁手里,谁就能占优势,哪怕是敌我兵力相当,甚而敌众我寡,可只要主动在我,胜利就在我。

就拿这次战役来说,曹操的确是被荀贞调得分兵了,话说回来,荀贞不也是分兵了么?但就因为主动权在荀贞,故而同样的分兵,胜负的几率、可见的收益却不同。

明显荀贞的胜率大,荀贞获胜后,济北、东平、任城就可连为一体,收益也很大。曹操的胜率小不说,即便他能攻下任城县,至少济北会被荀贞得住,东平也能守住,仍是吃亏不大。

荀贞斟酌了会儿,做出决断,说道:“好,便依志才之策,我这就叫幕府传檄子龙,令他引兵赴济北,为文谦副,共击黄巾,并檄仲仁佯动,声援东平,威慑鲍允诚部,令其不敢轻举。”

荀成在泰山,部曲虽不少,但他的兵马现阶段主要是用来镇抚郡内、北御青州黄巾,没办法调动太多,所以不管是协助乐进,还是当下荀贞用他“威慑”,他都只能是“佯攻”、“佯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武侠世界之天纵奇才 流年沐雨经霜 爷悠闲又睡着了 折梅风华录 工资型神豪 暮晨鱼 庆余年之我是主角 我在荒岛直播修仙 里院 十殿阎罗之八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