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东方绞肉机(3/5)
“呵呵呵!为什么向他们开火?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来是干什么的?”于郑生还是没弄明白日军出错在哪儿,但是打是对的。
麻生一开始也懵了,但等到看到头顶呼啸的炮弹时,他才明白:“是支那军队!”他大喊。
日军无论是第8联队还是自己,都是轻装,根本没有大炮伴随。听这些炮弹的响声,应该是支那军75轻榴|弹炮。
不过为时已晚。在延伸射击下,整个纵队的日军成一字长蛇阵被炮火笼罩。陷入炮兵伏击圈的步兵是最悲摧的:找不着对手拼命,无时无刻不防备着头顶上的炮弹,而周围战友的惨叫更让人心悸。
由于跑得匆忙,根本没做好战斗准备,现在也不知该往哪里跑。75炮的最大射程是6公里,这么远的距离靠两条腿是跑不赢的,唯一的办法是贴身和支那军对拼。想到此,麻生大声命令着:“全线冲击!挥旗!”
本来鬼子一般冲锋的时候是无声的,禁止喧哗,所有交流由手势和简短的口令进行。但是在凌厉的炮火下,他的声音已经无法传达下去,只有代表联队荣誉的军旗是战场上唯一能被士兵识别的东西。
果然,联队旗一挥,所有日军都像不要命的一般嗷嗷叫着向前冲,偶尔有被炮火击中的在地上乱叫,但丝毫不影响其他人漠然从旁边穿过。在作战纪律和勇气上,令行禁止,日军绝对是一只令人生畏的战斗力量。
但是这种做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是一种灾难。
想在炮火准备中以血肉之躯杀出一条路,是一战时的作法。自从索姆河战役和凡尔登两大战役后,对其的研究已经颇有建树。尽管各国对于未来战争的形势各有所见,但有一条结论是一致的:那就是在密集的炮火下,步兵集团冲锋是送死。
十几年前的“凡尔登绞肉机”在朝鲜战场中却又出现,在战后,这场战役也被军史学家们称之为“东方绞肉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