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1章 礼贤下士(1/5)
解决完军事方面的一些问题,秦君驷又转过头来继续处理政事。
一文一武,如同鲲鹏之双翼,缺一而不可扶摇直上九万里!
在军中提拔了一些将领,好生安抚之后秦君驷又接着跑到招贤馆去招募人才,唯才是举。
自古以来,自周王室以下的各个诸侯国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招贤馆,负责招募人才。自招贤馆选拔的人才,可从政,可从军,按照其才能而定,各得其位,各司其职。
如秦国的咸阳令王轼,就是秦孝公从招贤馆中选拔出来,委以重任的。
在这个时代,士子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其实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有着选拔官吏的制度,基层官吏不甚在意,基本上由国内的公卿大夫所把持,但是国之重臣方面,不是任人唯亲,就是任人唯贤的。
譬如择相之事,只要国君中意,可以不问出身,不问资历,只求其德才兼备就能胜任相国之位。
如姜太公之于周文王,如管仲之于齐桓公,如吴起之于楚悼王,如卫鞅之于秦孝公。还有后来的历史上,秦惠文王之于公孙衍、张仪,后两者只是当了没多久的客卿,便提升为大良造(相国)。
所以说,选相这种事情,其实很考验国君的眼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