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香江票房爆发(2/5)
《锄奸》作为内地电影,显然不可能在其他院线上映,只能在双南院线上映。这次发行《锄奸》,南方影业感觉双南院线规模还是太小,就拉拢那些不归院线管辖的小戏院,再加上一些爱国资本家搞的戏院,凑够了十八家。这个规模跟邵氏、嘉禾的发行的电影肯定不能比,但已经是左/派电影的极限了。
《锄奸》上映规模虽然算不上大,不过南方影业由于自己手里有院线,而且很多电影公司的电影不敢拿到双南院线放映,害怕得罪台弯,双南院线上映的片子少,上映周期比较宽裕。像其他院线的电影,一般上映半个月就会下片;而双南院线给了《锄奸》一个月的上映周期,如果表现足够好,还可以延期。
1979年11月1号,《锄奸》正式在香江上映。同一天上映的还有许鞍华的《疯劫》,张彻的《金臂童》,以及一些卖肉的色情片。
在这一天,众多左/派观众走进电影院,其中有香江专业进修学校这些爱国学校的学生,有工厂工人,还有西装笔挺的行政机构人员和工运领袖人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被广告吸引走进影院的普通观众和战争片爱好者。
走进电影看《锄奸》的观众很杂,各种群体都有,观影的心态也都各不相同。不过当他们走进电影院后,绝大多数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对左/派观众来说,他们看到了革命、看到了牺牲,张然等人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的时候他们会哭,当看到革命胜利之后他们会笑。对想看战争片或者枪战片的观众来说,看到最真实、最惨烈的战斗,看得热血沸腾。对郭远这种故意来挑刺的人来说,他们看到了一堆毛病。对绝大数抱着越来心态,想要看一部娱乐片的观众来说,他们看得很爽。
《锄奸》制作非常精良,拥有极为丰富的细节,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当电影放映结束,观众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很多人直接在路边就讨论起来了。不同的人群讨论的内容有些不同,左/派讨论的是革命,小资产阶级讨论的是爱情,不过几乎所有人都会提到一点,那就是《锄奸》的特效,都认为电影的烟火特效不输好莱坞。
“这个导演真的没吹牛,《锄奸》的特效真的比美国人还先进,这效果太惊人了,看上去简直就像真的一样。这他么才是战争片啊!那个机枪把人打成筛子的画面太震撼啊!”
“真不可思议啊,内地的特效惊人真的比好莱坞还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效果太好了吧!那个手榴弹爆炸的镜头简直把我吓了一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