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500.君子动口也动手(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5)

目录

江南海量的人口为安国军了庞大的基础,加上安国军好歹也在江南耕耘了上十年,基础还是有一些的。

高端顶级人才或许不是那么好招,但是普通人才和士兵只要安国军的钱粮供应得上,几乎是要多少有多少。

卫所系统的瓦解除了消灭掉这些陈旧军队,安国军获得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接收了大量卫所工匠,为江南发展工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江南读书人多,但是真正能够考上秀才、举人、进士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读书人未能享受到读书带来的福利,依然生活困顿。

这个时候安国军愿意为他们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绝对没有拒绝的理由。虽然都说要坚守忠义,但是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他们没有选择的本钱,投身安国军至少可以养家糊口。

何况安国军的前景光明,未必不能取朝廷而代之,说不定自己将来还可以混一个从龙功臣呢?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江南读书人投奔到了安国军怀报,大大充实了安国军的基层管理人员数量。

加上江南发展大会成功召开之后,安国军与江南众多大族达成了合作意向,顺便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一直困扰安国军的粮食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民兵队伍也开始爆发式的增长。

人员的爆炸式增长,不免会带来良莠不齐,降低整个安国军的人员素质。鲁若麟又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主,肯定不会轻易将那些新进人员放出去参与管理,最起码简单的培训和考核还是必须的。

以前的时候,安国军培训新人速度较慢,主要是因为能够担任教员的人非常少,造成生产远远跟不上需求。

因为安国军一直大力扶持教育与培训,培养了一大批的骨干人才。通过裂变的方式,大规模培养新人已经不像最开始的时候那么捉襟见肘了。

一教五十,五十教两千五,至少在安国军治下,已经基本完成了教育覆盖,人才培养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

只要投入跟得上,安国军的基层队伍发展只会越来越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鱼初沉 江城祭 缙云仙帝 一朵南开的梦 无奈闯入娱乐圈 从斗罗开始的变身之旅 你说很爱她 余与周先生 穿越诸天从遮天开始 伦敦和你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