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树立典型(4/5)
“徐班你们都知道吧?没见过估计也听过。他就是一个科举的失意者,屡试不第被世人看作废物,遭到乡亲和族人的歧视。他没有才能吗?是的,在科举这条路上他毫无天赋,甚至可以说是愚钝。但是在机械器具、工程营造上他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可以这么说吧,在兴汉军,一个徐班比十个状元都更有价值,更珍贵!这话你们可以对外说,这就是我鲁若麟对徐班的评价。去年兴汉军做过一个评估,徐班为兴汉军创造的价值至少值二十万两,今年只会更高。什么是人才,这就是人才。”
“所以对于徐班,兴汉军可以给房子、给位子、给银子、给特权。我对兴汉军内部下过一个命令,只要是徐班觉得有必要,哪怕是半夜三更要把我从女人怀里拉出来,也不得阻拦。”
“不是我有多么宽宏大量,而是因为我知道徐班是在为我做事,为兴汉军的大业奋斗。手下如此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作为老大又有什么理由不待见他、不尊重他、不重视他。”
“徐班生病了我要安排医生问诊送药;徐班婚事出现问题我要亲自去帮他张罗;徐班安全有隐患我会安排人护卫;徐班工作上有哪些困难我要想办法帮他解决。我就像一个管家,帮他解决一切后顾之忧,只求他能够安心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要是你也有这样的价值,我一样可以给你做管家,而且做的心甘情愿、甘之若饴。”
鲁若麟这段实用主义的人才观念彻底打懵了在场的书生们。
鲁若麟不是不重视人才,关键是你值不值那个价。而且对于高端人才,鲁若麟不惜把自己比喻成管家,对人才的渴求可见一斑。
“难道只有像徐班徐大人那样为兴汉军赚钱才能算人才吗?”沈正明还是有些不服气。
“能赚钱只是能力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很多地方也可以让你一展所长。比如去维持治安、制造器械、修桥铺路、严明法纪、劝业兴商、教书育人等等,甚至投笔从戎也可以。兴汉军是一个整体,只有所有地方都强大了才算真正的强大,每个岗位都不可或缺。”
“你们之中有些人确实在科举上没有什么天赋,但是谁又能保证你们在其他方面不是一个像徐班一样的天才呢?这也是我不愿意放弃你们的原因。”
“即使你确实没有其他的天赋,写写算算当个账房总可以吧?或者培训后去当个教师也不错啊。总比你们在家乡蹉跎要强不少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